熱門搜索: 教案 PPT 課件 學案 導學案 課時練 練習題 期中試題 期末試題 單元測
認識四邊形復習導入鞏固練習課后作業整理與評價知識梳理說出下列圖形的名稱。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復習導入1.長方形長長寬寬長方形有4條邊,2長2短,長邊叫做長,短邊叫做寬。長方形有4個角,都是直角。長方形...認識厘米、分米、米復習導入鞏固練習課后作業整理與評價知識梳理一拃一拃有多長一步有多長復習導入[ Tag ]
4 分 米 項目 內 容 溫故知新 1.用手比畫一下1厘米、1米大約有多長。 2.你能找到長度是1分米的物體嗎 新課先知 3.填一填。 1測量一條彎曲的彩帶時,我們可以先把彩帶拉直,然后讓彩帶的一端和米尺的 刻度線對齊,
第十一課 連減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的7071頁的連減問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連減的具體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運用連減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
第二課時 認識厘米 1.填上合適的單位。 人手一柞(zh)大約長16( )。 茶杯高10( ) 一本新華字典厚6( ) 指甲寬6( ) 2.我會換算。 50厘米( )分米 5米( )厘米 7分米( )厘米 4厘米( )毫米
3 用直尺測量、畫線段 教學內容 教科書5、6頁,線段的初步認識。 教學提示 線段是幾何中的基本圖形,在前面的學習中,雖然沒有認識線段,但是在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時,已經用到。如,長方形有4條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是在學練掌握“求比一個數多(少)幾”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重點是學會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綜合運用所學知
第2課時 簡單的等量代換 1.一個西瓜等于( )蘋果。 2. ( ) ( ) 3.一只螃蟹( )蝦 答案提示 1. 8 2. 180,60 3. 3
第一課時 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5051頁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教學提示 這部分內容主要教學口算加減法,包括兩位數加減法,整百、整千數加減法,幾百幾十加減法(不進位
第8課時 加法的驗算 列豎式計算。 18527 344182 驗算 驗算 答案提示 略
第11課時 連減運算 1.我來當小法官。 (1)無論計算加法還是計算減法,都要從高位算起。 ( ) (2)比238多46的數是多少列式是238-46。 ( ) (3)計算減法不夠減時,從前一位上退1,在本位上加10再減。 ( )
第四課時 認識算盤 教科書30、31頁。 教學提示 本節課的內容,一方面讓學生知道算盤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創造發明,激發民族自豪感和創新精神。另一方面,作為“用不同方法表示數”的方法之一,豐富學習內容,了解用
第2課時 正方形的特征 1.填空。 (1)正方形長邊的邊叫做( )。正方形有( )條邊,( )個角,都是( )角。 (2)正方形是特殊的() 形。 2.判斷題。 (1)兩個正方形肯定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
第1課時 兩位數加、減的口算 1.2432 方法一2030( ) 42( ) ( )( )( ) 方法二2430( ) ( )2( ) 2.5913 方法一5010( ) 93( ) ( )( )( ) 方法二5910( ) ( )3( ) 方法三6013( ) (
第1課時 數數與估數 下圖中表示的數是多少 寫作( )讀作( ) 寫作( )讀作( ) 寫作( )讀作( ) 寫作( )讀作( ) 答案提示 362, 三百六十二 207, 二百零七 580, 五百八十 299,二百九十九
5 厘米、分米、米的關系 教學內容 教材9、10頁,分米的認識。 教學提示 分米比厘米大,比米小,與厘米和米相比,人們日常生活中用的不是很多,一般情況下,人們習慣用幾十厘米描述幾分米。如,一支筆的長是2
第4課時 用算盤表示數 1.在數位順序表中,從右邊起第一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 在算盤上撥數時,5不用5個下珠表示,而用( )個上珠表示。10用十位上的( )個下珠表示,而不用個位上的( )個上珠和( )個下珠
教學反思 “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口算)”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以后學習多位數筆算加減法奠定基礎,構建計算方法
第四課時 不進位、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法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5657頁不進位、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法。 教學目標 1結合熟悉的事物,在選擇合適的信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活動中,經歷自主嘗試三位
第3課時 認識線段 1.在線段的下面畫。 2. 量一量。 AB BC AC BD AD CD 3.畫一畫。 (1)畫一條8厘米長的線段。 (2)畫一條比3厘米長2厘米的線段。 答案提示 略
第6課時 我們的測量 1.單位換算。 6厘米( )毫米 800厘米( )米( )分米 509厘米( )米( )厘米 750厘米( )米( )分米 8米17厘米( )厘米 36分米44分米( )厘米 2.填上合適的單位。 粉筆長0
教學反思 “比較千以內數的大小”是在學生學習了10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的,一年級時已經學習了100以內數的比大小,所以我總體教學思路是淡化教師教的痕跡,突出學生學的過程。本節課3個地方感覺比較成功 1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