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一年級上冊科學袋子里面有什么-1教學設計.docx
課程基本信息課例編號學科科學年級一年級學期上課題袋子里面有什么教科書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 科學 一年級 上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7 月教學人員姓名單位授課教師指導教師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認識人體有五種感覺器官眼、耳、鼻、舌、皮膚,使人具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覺。 知道觀察法是認識周圍事物、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是科學課上經常要用到的最基本的方法;知道感覺器官是幫助我們觀察的器官。 具有安全有序地運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的意識。 教學重點:知道觀察法是認識周圍事物、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教學難點:安全有序地運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教學過程時間教學環節主要師生活動7分鐘探究活動1.導入:同學們,在之前的科學課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初步了解科學課的學習內容及學習方法。本節課開始我們就要具體學習利用科學的方法解決科學問題!2.談話:現在老師手中有一個裝著各種材料的袋子,在不打開袋子的情況下你有什么方法知道里面有什么嗎?學生:手摸、耳聽、鼻聞。記錄觀察到的結果。3.談話:你們的辨認正確嗎?現在讓我們打開袋子來看一看!學生把袋子里的材料一一拿出,將符合之前判斷和不符合的分類放置。并記錄眼看后的結果。4. 談話:現在還有一個小瓶子里的材料和兩個塑料袋里的材料我們不知道是什么。你還有什么好辦法嗎?學生通過看、摸、聞、聽等方法都無法辨別它們。教師提示學生瓶子和袋子可以打開,聞一聞,瓶子里是白醋;嘗一嘗袋子里是食鹽和白糖。5. 學習科學鼻聞、舌嘗的方法,教師演示,學生練習。并且提示學生下次在遇到不知名材料千萬不要像剛才沒打開袋子時一樣直接聞。6. 提問:剛才這幾位同學用到了哪些器官?學生可能會說到用鼻聞、用手摸、用耳聽、用眼看、用舌嘗。歸納出五種感覺器官及相應觀察方法,在手上幫助我們感覺的是皮膚,眼、耳、鼻、 舌、皮膚這五種感覺器官可以幫助我們進行觀察。注意區分舌嘗,學生經常認為是嘴巴嘗。3分鐘安全教育1.提問:通過剛才的學習請你想一想,我們如何安全地運用我們的感覺器官呢?2.能輕易用手摸物體嗎?能輕易嘗味道嗎?能靠得很近聞氣味嗎?隨意用手摸,有可能摸到堅硬、尖銳的物體而傷到手。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我們才能用舌嘗味道;有的氣味太濃烈或者有刺激性,要用手扇的方法,聞到少量的氣味就可以了。再次強調扇聞和舌嘗方法,5分鐘鞏固與拓展1. 談話:眼、耳、鼻、舌、手是我們學習科學的五個好幫手。但是,只用這五種感覺器官我們就能實現準確觀察嗎?2.觀察教科書第頁中的兩組豎線,說一說每組中哪一條線更長。等學生回答后再讓學生用直尺量,會發現結果是一樣長的。引導學生認識到,只用五官觀察,有時是不正確的,還需要借用工具進行觀察。 3.提問:如果觀察很小的物體,肉眼能看到或看清嗎?有什么辦法?出示顯微鏡圖片,引導學生認識到,顯微鏡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體。 4. 展示聽診器,問學生這個能幫助我們做什么。 5. 總結:工具能幫助我們觀察,提高我們的觀察能力。
- 關 鍵 詞:
- 人教鄂教版 一年級 上冊 科學 袋子 里面 什么 教學 設計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