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 旋轉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旋轉對稱圖形和旋轉對稱的特征.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圖形之間的變換關系的過程,發展圖形的分析能力,提高“化歸”意識和綜合運用變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培養探究意識,感悟變換的內涵,體會其價值. 教學重點:認識旋轉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合理運用變換解決有關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初步認識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圖形繞著某一定點轉
旋轉對稱圖形,師大,年級,下冊,數學,10.3,旋轉,對稱,圖形,教案,老師
中心對稱教學設計與反思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具體實例認識兩個圖形關于某一點或中心對稱的本質:就是一個圖形繞一點旋轉180而成。 (2)掌握成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的性質,以及利用兩種不同方式來作出中心對稱的圖形。 過程與方法 利用中心對稱的特征作出某一圖形成中心對稱的圖形,確定對稱中心的位置。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經歷對日常生活中與中心對稱有關的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動
中心對稱,師大,年級,下冊,數學,10.4,教案,老師
10.3.2旋轉的特征 【教材分析】 圖形的旋轉是華師大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下冊第十章第三節的學習內容,是學生在學習平移、軸對稱之后的另外一種圖形的變換,是后續學習四邊形的基礎,是學生發展空間觀念的又一個滲透,因此,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旋轉共三個課時,本節為第一課時。同時旋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利用旋轉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本節課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旋轉現象入手,幫助學生
旋轉的特征,師大,年級,下冊,數學,10.3,旋轉,特征,教案,老師
蘇科版八下11.1反比例函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會求比例系數。 2、感受反比例函數是刻畫世界數量關系的一種有效模型,能夠列出實際問題中的反比例函數關系. 教學重點: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感受反比例函數是刻畫世界數量關系的一種有效模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風和日暖,正是春游好時節。我們學校素來有“四季八節”的活動傳統,所以,前一階段,我們舉
反比例函數,蘇科,年級,下冊,數學,反比例,函數,教案
第3節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學習目標】 1.描述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2.了解干濕表的結構及使用方法,嘗試收集和處理數據的多種方法。 3.體驗并認同生物對環境具有不同的影響,意識到合理開發、利用生物資源的重要性。 【活動方案】 活動一、分析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閱讀課本資料P28“澳大利亞與蜣螂”的相關內容,思考下列問題: 1.牛、蜣螂各自對環境產生了什么影響? 2. 澳大利亞政府為什么要從中國引進
蘇科版七,年級,上冊,生物,2.3,環境,影響,教案,江蘇
第2章第3節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課程導入】風吹草低的內蒙古似乎已經成為過去的景象,昔日藍天白云的草原成了沙塵暴的溫床,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呢?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將會了解下面的知識: 【聚焦課標】 1、知識目標:描述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2、能力目標:學會使用干濕計,嘗試收集和處理數據的多種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同生物對環境具有不同的影響,意識到合理開發、利用生物
蘇科版七,年級,上冊,生物,2.3,環境,影響,教案,江蘇,市級優課
第3節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描述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2、能力目標 學會使用干濕計,嘗試收集和處理數據的多種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同生物對環境具有不同的影響,意識到合理開發、利用生物資源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描述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教學難點:嘗試收集和處理數據的科學探究方法 情景導入 澳洲本沒有兔,1859年,一英國人引進十幾只,6年以后
蘇科版七,年級,上冊,生物,2.3,環境,影響,教案,安徽
第3節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知識目標 描述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能力目標 學會使用干濕計,嘗試收集和處理數據的多種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同生物對環境具有不同的影響,意識到合理開發、利用生物資源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描述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教學難點:嘗試收集和處理數據的科學探究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收集有關資料
蘇科版七,年級,上冊,生物,2.3,環境,影響,教案,江蘇,市優課
序號 29 課題 第1節 光合作用 計 2 教時 時間 113 第 1 教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綠色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2知道光合作用離不開光。 能力目標 1學會有關光合作用實驗的一些基本技能。 2通過探究實驗,分析、推導、歸納出光合作用的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領悟科學知識真實可信,但它絕對不是真理,激發科學興趣,感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
植物的光合作用,蘇科,年級,上冊,生物,植物,光合作用,教案,江蘇,市級優課
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概述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進一步深化對照實驗的理解。 2能力目標:完成“探究陽光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實驗,學會設置對照,并嘗試著分析結果,得出結論的過程;在探究實驗中嘗試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同綠色植物是生態系統的生產者;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科學嚴謹的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江蘇
練習 1為了提高果樹的產量,果農往往在果樹枝干上橫割一道或數道深至木質部的圓環,這種做法的道理在于 A促進水分和無機鹽的正常運輸 B促進有機營養物質的正常運輸 C讓果實得到更多的水分和無機鹽 D讓果實得到更多的有機營養物質 2.在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葉片的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了藍色,說明綠葉在光下制造的有機物主要是 A維生素 B淀粉 C蛋白質 D脂肪 3.綠色
植物的光合作用,蘇科,年級,上冊,生物,植物,光合作用,練習題,答案,謎底,江蘇
植物的光合作用導學案 【學習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與交流,概述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的原理和方法。 2.進一步深化對照實驗的理解。 3.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預習熱身】 1.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的實驗。 (1)柳樹的質量增加了 kg,土壤質量減少了 kg。 (2)柳樹增重的原因是: ;土壤減少的原因是: 。 (3) 本實驗的結論是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導學案,江蘇
第10章 軸對稱、平移與旋轉,10.4 中心對稱,1,課堂講解,中心對稱圖形 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 中心對稱的性質,2,課時流程,逐點 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如圖,魔術師把 4 張撲克牌放在桌子上,然后轉 過身去,請一位觀眾把某兩張牌旋轉 180,魔術師 轉過身來,看到 4 張撲克牌仍如原樣放置但是,他 很快確定了哪兩張牌被旋轉過你能說明其中的奧妙 嗎?,1,知識點,中心對稱
中心對稱,師大,年級,下冊,數學,10.4,課件,老師
這個定點O稱為旋轉中心,旋轉角,旋轉中心,像這樣,把一個平面圖形繞著某一定點按某個方向轉動一定的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就叫做旋轉,A,o,B,轉動的角AOB 稱為旋轉角,圖形旋轉的三要素: 旋轉中心 旋轉角度 旋轉方向,旋轉方向:順時針,預習目標,1.什么叫旋轉對稱圖形? 2.你能找出圖形的旋轉中心和旋轉角嗎?,觀察發現,觀察下面圖形旋轉的特點:,注意旋轉的方向,1,觀察發現
旋轉對稱圖形,師大,年級,下冊,數學,10.3,旋轉,對稱,圖形,課件,老師
旋轉的三要素,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旋轉變換,1.如何定義旋轉的?旋轉必須滿足哪些條件?,旋轉角,旋轉中心,A,O,B,2.如圖,ABC繞點M旋轉得到DEF,則:,(1)點C的對應點是________;,(2)旋轉中心是________;,點F,點M,AMD,,BME,,CMF,(3)旋轉方向是________;,順時針,(4)旋轉角是________________
旋轉的特征,師大,年級,下冊,數學,10.3,旋轉,特征,課件,老師
11.1 反比例函數,學習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反比例函數的意義,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 2能根據實際問題中的條件確定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 3在探索過程中,體會反比例函數是刻畫現實世界中特定數量關系的一種數學模型,風和日暖,正是春游好時節,風和日暖,正是春游好時節,我們乘坐大巴從漣水到常州,車的里程表上顯示一共行駛約200km路,全程所用時間 t (h) 隨平均速度 v ( km/ h )的變化
反比例函數,蘇科,年級,下冊,數學,反比例,函數,課件
植物的光合作用,普利斯特來的實驗,探究陽光與有機物的關系光下產生淀粉.swf,實驗步驟:,1、暗處理 2、部分遮光后光照34h 3、酒精脫色 黃白色 4、清水沖洗、加碘液 5、觀察現象,分析,兩個變化:,物質變化: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氧氣,能量變化:光能 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光
植物的光合作用,蘇科,年級,上冊,生物,植物,光合作用,課件,江蘇,市級優課
植物的光合作用,蘇科2011課標版七年級上冊第4章第1節,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完全來自土壤,?,當年,海爾蒙特認為,使柳樹增重的物質來自水。,海爾蒙特考慮到了水這個非生物因素,想一想,他還忽略了哪些非生物的因素呢?,想一想,陽光、空氣、溫度等,探究陽光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光是綠葉制造制造有機物不可少的條件嗎?,小組合作,完成導學案,光是(或不是)綠葉制造制造有機物不可少的條
植物的光合作用,蘇科,年級,上冊,生物,植物,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課件,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