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下冊語文19《棗兒》學生版 導學案.doc
棗兒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劇情及在現代化進程中人們生存狀態的變化。 2.領會“棗兒” 所起的作用。領悟劇本所蘊含的象征意義,理解劇本的主題。 3.把握老人和男孩兩個人物形象,理解其思想情感。【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二作者簡介孫鴻,當代劇作家。他所寫的話劇小品棗兒,發表于劇本1999年第1期。曾榮獲“1999年中國曹禺戲劇獎”小品小戲獎一等獎。三整體感知1.字詞積累驀 然 翹 首 囫 圇 躊 躇 竹 匾 咀 嚼喃喃: 驀然: 翹首: 囫圇: 喜出望外: 津津有味: 2. 試用自己的話概括劇情在鄉間一棵掛滿紅棗的老樹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個撿棗兒的男孩,這一老一少交談起來,十分親熱。在談話中,老人回憶有關“棗兒”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對兒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棗兒留給父親吃,流露出自己對父親的盼望。他們滿懷親情,呼喚各自的親人回歸故鄉,回到自己身邊,來吃這家鄉的棗兒。四細讀感悟1. 全劇有幾個人物?在出場上有何不同?2.老人在與男孩的談話中,回憶了哪些事情?如何理解老人的心理?3. 老人對男孩的態度如何?4. 如何評價老人?5談談你對劇中男孩這一形象的認識。6.你對劇中未出場的這兩個人物怎么看?這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五文本探究1.“棗兒”在劇中起什么作用?2.“棗兒甜,留給娃娃過年吃”在文中出現兩次,請從結構內容上說說它在劇中所起的作用。 3.怎樣理解劇本的思想內容?六藝術特色1. 象征就是托意于物,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來表現抽象事物和思想感情。2. “棗兒” 象征什么?3.怎樣理解劇中的象征手法
- 關 鍵 詞:
- 棗兒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語文19棗兒學生版 導學案 部編版 九年級 下冊 語文 19 學生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