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教案 PPT 課件 學案 導學案 課時練 練習題 期中試題 期末試題 單元測
第二節土地資源教學目的1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2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的分布大勢;3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教學過程:一、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提問】1請同學們想一想,土地有什么用途?2讀某縣土地利用圖,根據圖例說出這個縣有哪些土地利用類型?【總結】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二、土地資源的分布大勢【讀圖】“世界土地資源利用圖”、“世界地
上傳時間:2021-07-03 | 頁數:2 | 格式:DOC | 瀏覽:83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一、指導思想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參考,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加強備課質量,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二、教學任務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
上傳時間:2021-07-01 | 頁數:5 | 格式:DOC | 瀏覽:287
中國的自然資源說課稿一、說教材(一)單元教材分析(二)單元的地位和作用在學習了中國的地形,氣候,河流后安排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主要是考慮到地形、氣候、河流是促進和影響自然資源形成與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環境要素,而自然資源的利用受人類長期的生產活動與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是人類經濟活動的物質基礎,中國自然資源的學習是后期中國的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學習的基礎。因此本單元教學內容有明顯的承上啟下
上傳時間:2021-07-06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179
第二節人口【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了解我國的人口政策,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3、知道我國人口分布不均,理解其原因。【教學重點】我國人口分政策的內容,我國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教學用具】我國人口分布圖【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1、新課導入:前面學習了我國的行政區劃,今天學習我國人口的情況,(提問)關于我國的人口情況,你了解多少、2、閱讀世
上傳時間:2021-07-03 | 頁數:2 | 格式:DOC | 瀏覽:79
春運人潮第二節人口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學習目標1.掌握我國人口的基本國情,能通過數據分析人口的增長趨勢。2.理解我國的人口國策。3.能運用人口分布圖描述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
上傳時間:2021-07-06 | 頁數:26 | 格式:PPTX | 瀏覽:72
第一節交通運輸【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的交通運輸方式有哪些。2、了解我國鐵路運輸的重要性,掌握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和鐵路樞紐。3、了解我國公路運輸的發展和主要的高速公路。4、了解我國水運的分類和主要的海港和河港。【教學重點】我國主要的鐵路線和鐵路樞紐【教學用具】中國鐵路運輸網【教學過程】1、引入新課: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運輸越來越重要,今天了解一下我國的交通運輸的發展和各種運
上傳時間:2021-07-03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99
歌曲欣賞愛我中華第三節民族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學習目標1.了解我國的民族構成和民族文化。2.結合民族分布圖,識記我國的民族分布特點和主要分布地區。3.理解我國的民族政策
上傳時間:2021-07-06 | 頁數:24 | 格式:PPTX | 瀏覽:74
第三節河流【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主要河流的概況。2、了解長江的發源地,入海,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劃分。3、理解長江各段的特征。4、理解長江黃金水道的含義。5、掌握治理長江的措施和長江水能集中的地區。【教學重點】長江概況和開發治理【教學用具】長江水系圖【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1、新課導入,播放長江之歌,引入對長江的學習2、讀我國主要河流比較表,分析
上傳時間:2021-07-03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90
疆域說課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疆域是八年級第一章的內容,它是中國地理的基礎章節。僅從教材內容看,它既是學習中國地理的起點,又是聯系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橋梁。就本節課而言是學生認識中國位置特點的延續和深入。教材通過大量的讀圖活動讓學生獨立獲取知識,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識。(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使學
上傳時間:2021-07-06 | 頁數:6 | 格式:DOC | 瀏覽:219
第三節工業【教學目標】1、了解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以及工業生產各部門之間的聯系,認識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2、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各類工業產品和景觀圖片以及文字說明,進行抽象概括,形成工業的地理概念。3、使學生認識到要實現國富民強,必須大力發展工業生產,充分認識到發展工業的重要性。【教學重點】了解工業生產的過程、工業類型以及工業部門之間的聯系、工業在國
上傳時間:2021-07-03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92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一、指導思想指導思想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通過學習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
上傳時間:2021-07-01 | 頁數:5 | 格式:DOC | 瀏覽:509
第二節農業【教學目標】1、了解農業的地位和分類2、知道種植業的分布和主要的農作物。3、了解我國畜牧業的分布和主要牲畜。4、知道我國漁業的主要分布地區。【教學重點】我國種植業的分布和主要的農作物【教學用具】各種教學掛圖和投影片【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1、新課引入:前面學習了我國自然方面的知識,今天開始學習經濟方面。2、找出農業的定義和分類,注意它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
上傳時間:2021-07-03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80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全冊共37頁)目錄: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第六章北方地區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第二節“白山黑水”東北三省第三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第四節祖國的首都北京第七章南方地區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第二節“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地區第三節“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第四節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省第八章西北地區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第二節干旱
上傳時間:2021-10-22 | 頁數:38 | 格式:DOCX | 瀏覽:487
第四節自然災害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結合實例說出自然災害的內涵。2、了解我國幾種常見的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的分布和成因。3、了解我國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4、舉例說出我國在防災減災工作中取得的成就。5、了解一些避災常識。(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展示圖片和資料,觀看視頻,了解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及我國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2、通過收集、加工整理各種地理信息資料,提高學生發
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第一節疆域【教學目標】1、認識我國的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了解我們位置的優越性。2、知道我國領土的四至點,識記我們的海上和陸上鄰國。3、了解我國所臨海洋和主要內海和島嶼。【教學重點】我國領土的四至點。我國的陸上鄰國的名稱和位置【教學用具】中國疆域示意圖,地球儀【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1、導入新課:我們用了一年的時間學習了世界各地的地理狀況,今
上傳時間:2021-07-03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83
第三節水資源【教學目標】1、了解水資源的含義,知道我們日常應用的水資源有哪些。2、了解水資源短缺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懂得我國節水標志的含義。3、理解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和解決措施。【教學重點】我們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和解決措施【教學用具】中國水資源分布圖【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1、新課導入:和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除了土地以外,就是水資源了,今天我們學習一下
上傳時間:2021-07-03 | 頁數:2 | 格式:DOC | 瀏覽:76
帕米爾高原夜晚烏蘇里江日出冰天雪地的松嫩平原春耕繁忙的海南島第一節疆域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學習目標通過觀察地球儀及閱讀地圖,說出我國的緯度和海陸位置。能在中國疆域圖上填注出我國的四至
上傳時間:2021-07-06 | 頁數:45 | 格式:PPTX | 瀏覽:73
第三節民族教學要求1.知道我國民族的構成狀況,正確區分民族和少數民族的差異,認識到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2.了解我國一些主要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3.理解我國的少數民族政策,樹立各少數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維護祖國統一的正確觀點。4.讀圖并總結我國的民族分布特點。【總體教學設計】本課的內容涉及到我國民族的各個方面,內容全面廣泛,但是不要求講得太深。同時,這部分
上傳時間:2021-07-03 | 頁數:2 | 格式:DOC | 瀏覽:95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一、指導思想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特別是以標準(2011年版)為依據,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參考,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加強集體備課,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二、教學任務本
上傳時間:2021-07-01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97
上傳時間:2023-05-25 | 頁數:0 | 格式:RAR | 瀏覽:60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