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課件)27一個粗瓷大碗.pptx
新課導入,這是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收藏的一個粗瓷大碗,一個普普通通的碗為什么會被收藏在博物館呢?它發生過怎樣的故事呢?,知識錦囊,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陳列體 系以軍事歷史為主,主要從事收藏、 研究、陳列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 事斗爭歷程和人民軍隊建設成就的文物、實物、文獻、資料,以及反映中華民族五千年軍事歷史和世界軍事史的文物、實物、文獻、資料。,統編三語上第八單元,教學目標,1.認識“陳、曼”等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還”。,2.能帶著問題默讀課文,說說這個“粗瓷大碗”的故事。,3.能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中感受到人物的心情、品質。,人物簡介,趙一曼,女,漢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中國共產黨員,抗日民族英雄,在與日寇的斗爭中于1936年6月二次被俘,1936年8月就義。趙一曼留有詩篇濱江述懷,其故里四川宜賓有“趙一曼紀念館”,相關電影有趙一曼我的母親趙一曼等。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自讀課文,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字詞學習,dn zhn g x,陳列 聯絡 搪瓷缸 高粱,chn lin tng gng ling,一頓 偵察 革命 襲擊,通訊員 吭聲 炊事員,xn kng chu,多音字,還,hi,hun,(還有),(歸還),這么晚了,媽媽還(hi)在加班。 我借的書已經還(hun)給他了。,整體感知,本文以“一個粗瓷大碗”為線索,記敘了趙一曼同志用碗的前后經過,贊美了她關心同志勝過關心自己的高尚品質。,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陳列著一個粗瓷大碗,是趙一曼在東北抗日聯軍中擔任政治委員時用過的。這個碗,趙一曼僅僅用過一次,但是抗聯的老戰士都能認出來。因為這個碗有著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讀一讀這段話,說說哪些字詞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個碗,趙一曼僅僅用過一次,但是抗聯的老戰士都能認出來。因為這個碗有著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用倒敘的手法,設置懸念,激發讀者閱讀的興趣。,知識錦囊,倒敘是把事件的結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來敘述,然后再按事件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并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而是除了把某個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順敘的方法。,倒 敘,采用倒敘的方法,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同時也可以避免敘述的平板和結構的單調。,有一回,一場襲擊日寇的戰斗剛剛結束,小通訊員給趙一曼送來一個鼓鼓的掛包。打開一看,是個粗瓷大碗。趙一曼吃飯用的粗瓷缸子早就送給一個新戰士了,通訊員一直想給她另找一個碗,好不容易在這次戰斗中找到了,就連忙給她送來。,自讀課文34自然段,想一想趙一曼對送來的碗是什么態度呢?她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自主探究,趙一曼看著這個碗,對通訊員說:“哪里拿來的,請你還到哪里去!”,“這這敵人都被消滅了,往哪里還啊!”通訊員為難地說。,(以身作則,愛護老百姓),學習58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以下問題:,“這回我們政委該吃頓飽飯了。”這句話說明了什么?,從哪些句子、字詞可以看出趙一曼關心、愛護同志?,為什么“炊事員老李在旁邊看到了,他沒有吭聲,眼睛里卻含著淚花”?,開飯了。通訊員用這個大碗給趙一曼盛了滿滿一碗高粱米飯,他想:“這回我們政委該吃頓飽飯了。”,趙一曼端著碗輕輕走進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把碗里的飯倒進鍋里,又從另一口鍋里盛了半碗野菜粥。,(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第二天開飯的時候,趙一曼又沒有碗了。小通訊員急得直叫:“我說政委同志啊,給你一百個碗也架不住你這么丟啊!” 趙一曼笑著說:“是啊,什么時候才能不丟碗呢?” 據后來“偵察”,這個粗瓷大碗已經成了七班的菜盆了。,(著急),(輕松、幽默),第二天開飯的時候,趙一曼又沒有碗了。小通訊員急得直叫:“我說政委同志啊,給你一百個碗也架不住你這么丟啊!” 趙一曼笑著說:“是啊,什么時候才能不丟碗呢?”,合作探究,趙一曼僅僅用過一次這個碗,它的感人之處在哪 里呢?,本篇課文以“一個粗瓷大碗”為線索,記敘了趙一曼同志用碗的經過,贊美了她關心同志勝過關心自己的高尚品質。課下我們可以通過借助課外書、電視節目、詢問他人等途徑更多地了解趙一曼,感受一個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