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狠狠干狠狠干香蕉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九九热欧美,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日本精产品一二三产品区别

歡迎來到叮當云教育! | 幫助中心 教學備課就來叮當文庫!

叮當云教育

換一換
首頁 叮當云教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安徽省桐城市八年級學業水平考試生物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

  • 資源ID:22313       資源大小:1.77MB        全文頁數:1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20金幣 【人民幣2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20金幣 【人民幣2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安徽省桐城市八年級學業水平考試生物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

2015年桐城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試題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1(2015桐城市)下表是顯微鏡使用過程中要達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其中能達成目的操作是() 選項目的操作A調節光線強弱轉動細準焦螺旋B調換不同倍數的物鏡轉動轉換器C使物象更清晰轉動遮光器和反光鏡D將視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將裝片向左上方移動AABBCCDD考點: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分析:顯微鏡包括:目鏡、鏡筒、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轉換器、物鏡、壓片夾、載物臺、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鏡、鏡臂、鏡柱、鏡座等部分其中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調節光線進入鏡筒的多少;轉換器是安裝物鏡部位,轉動轉換器,可以調換不同倍數的物鏡;細準焦螺旋可以小范圍的升降鏡筒,可以調節物像的清晰,據此解答解答:解:A、遮光器上的光圈控制通過光線的多少,因此調節光圈能調節視野的明暗,反光鏡也能夠調節光線的強弱A不符合題意;B、物鏡固定在轉換器上,因此轉動轉換器調換不同倍數的物鏡,B符合題意;C、調節細準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確,因此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不符合題意;D、顯微鏡下形成的物像是一個倒像,物像的移動方向與玻片的移動方向相反,即要向左移動物像,就要向右移動裝片也就是物像在什么地方,就像那個地方移動裝片所以,欲把將視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應把裝片推左上方移動裝片,D符合題意來源:Zxxk.Com故選:BD點評:掌握顯微鏡的各部分名稱和功能是解題的關鍵2(2015桐城市)構成一株油菜的結構層次依次是()A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B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C細胞器官組織系統植物體D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體考點: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分析: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受精卵)組織器官植物體據此解答解答:解:細胞是植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植物體的生長發育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進而形成植物體綠色開花植物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的根、莖、葉為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為生殖器官可見,植物體(油菜)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故選:B點評: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植物體的結構層次3(2015桐城市)變形蟲是單細胞生物,雖結構簡單,但能表現出一系列的生命活動下列關于變形蟲生命活動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壁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B細胞膜具有進行物質交換的功能C線粒體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D細胞壁對細胞生命活動起控制作用考點:單細胞生物的結構和生活分析:1、生物可以根據構成的細胞數目分為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只由單個細胞組成,單細胞生物雖然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也能完成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和調節等生命活動2、變形蟲是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之一它的結構由外到內: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3、變形蟲的結構圖如下:解答:解:A、變形蟲是單細胞動物,沒有細胞壁,符合題意;B、細胞膜具有進行物質交換的功能,不符合題意;C、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場所,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不符合題意;D、變形蟲是單細胞動物,沒有細胞壁,符合題意;故選:AD點評:掌握變形蟲的結構及其功能是解題的關鍵4(2015桐城市)如圖所示的細胞生命活動的敘述,錯誤的是()A表示細胞分化過程,表示細胞分裂過程B過程產生的細胞和原細胞含有相同的遺傳物質C過程產生的細胞,形態結構功能發生改變D生物體通過過程和過程形成組織考點: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細胞分化形成組織分析:(1)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分裂時先是細胞核一分為二,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含一個細胞核,最后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于是一個細胞就分裂成兩個細胞(2)細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向著不同方向變化的過程細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連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是組織,因此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了組織(3)細胞分裂、細胞分化;解答:解:A、細胞分裂、細胞分化,A錯誤B、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不變,因此過程細胞內染色體數目不變,B正確CD、為細胞分化,此過程產生的細胞,形態結構功能發生改變,形成組織,CD正確故選:A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細胞生長、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的特點5(2015桐城市)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動物體組織的是()A上皮組織B結締組織C營養組織D神經組織考點:人體的幾種基本組織及功能分析:植物的主要組織有保護組織、分生組織、基本組織、輸導組織等,動物的組織主要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等,二者的主要組織不能混淆,動植物的組織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據此答題解答:解:構成動物的四大基本組織的結構及功能比較:組織名稱主要結構特征或功能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細胞排列緊密,具有保護、分泌等作用結締組織結締組織種類很多,細胞間質發達,分布廣泛,具有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功能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等功能神經組織由神經細胞構成,能夠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導興奮所以營養組織不屬于動物組織,C錯誤;故選:C點評:熟練掌握并能正確區分動物和植物的組織,尤其是植物的保護組織和動物的上皮組織,它們都具有保護作用,最容易發生混淆,要注意這一點6(2015桐城市)生活在南極寒冷環境中的企鵝,體內脂肪可厚達4厘米,這說明()A環境能夠適應生物B環境能夠影響生物C生物能夠適應環境D生物能夠影響環境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分析:環境影響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解答:解:南極地區氣候寒冷,溫度很低生活在南極地區的企鵝,體內脂肪可厚達4厘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體溫維持正常的生長,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護胸內的器官心臟避免凍傷,這說明生物能適應(寒冷)環境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相對的7(2015桐城市)如圖是小明同學在草坪上插的保護語他認為經常在草坪上行走,會造成土壤板結,從而影響草的生長,請你分析,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生長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缺少水分,影響呼吸作用B植物缺少水分,影響光合作用C氣孔關閉,影響蒸騰作用D土壤缺氧,影響根的呼吸作用考點:植物的呼吸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分析:細胞內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溫度、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影響解答:解:小草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氣中的氧氣,經常在草坪上行走會造成土壤板結,使土壤縫隙減少,土壤中的氧氣減少,小草的根無法呼吸,從而影響小草的生長因此不能在草坪上行走,要保護小草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會運用所學知識對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做出科學準確的解釋8(2015桐城市)如圖為農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示意圖,下列關于該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來源:Zxxk.ComA生態系統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B生態系統只包含圖中生物C該食物網中共有3條食物鏈D青蛙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考點: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分析:(1)在生態系統中能量開始于太陽輻射能的固定,結束于生物體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動的過程稱為能流,在生態系統中只有綠色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2)生態系統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3)食物鏈是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每條食物鏈都應從生產者(綠色植物)開始,一直到該生態系統中沒有其他消費者吃它為止解答:解:A、在生態系統中只有綠色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儲存能量,同時釋放出氧氣,有機物中儲存著來自陽光的能量因此,生態系統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A正確B、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主要是植物)、消費者(主要是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等,圖示中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B錯誤C、每條食物鏈的起點都是生產者(綠色植物)箭頭指向初級消費者(植食性動物)箭頭指向次級消費者(食肉動物)箭頭指向次級消費者(食肉動物)該圖中共有4條食物鏈:分別是植物植食性昆蟲吃蟲的鳥,植物植食性昆蟲肉食性昆蟲吃蟲的鳥,植物植食性昆蟲青蛙,植物植食性昆蟲肉食性昆蟲青蛙,C錯誤D、根據獲得營養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劃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其中生產者主要是指綠色植物;消費者包括各種動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青蛙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D錯誤故選:A點評:生態系統的組成是考查的重點,多以選擇題或是材料題、填空題的形式出現,難度一般9(2015桐城市)在探究“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后,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提出了新的問題:“種子萌發還需要光嗎?”以下是該小組同學在實驗前進行的對話,對這段對話的分析,錯誤的是()A乙同學提出了種子萌發不需要光的假設B有光和無光是該探究實驗控制的變量C實驗中選擇的種子要有完整的有生命活力的胚D實驗中需給種子提供適量的水、無機鹽和空氣三個必需的外界條件考點: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分析:由我們所學的知識可以知道:(1)探究實驗的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2)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3)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這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據此解答解答:解:A、探究實驗的假設是對提出問題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因此甲和乙的對話,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做出假設,A正確B、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有光和無光是該探究實驗控制的變量,B正確C、種子的萌發不僅需要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等外部條件,而且種子本身必須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C正確D、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指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不需要無機鹽,D錯誤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掌握探究實驗的環節和要求10(2015桐城市)不少年輕人騎車時戴耳機聽音樂,這樣不僅容易導致交通事故,而且長期使用耳機會損傷對聲波敏感的細胞,使聽力下降,這些細胞位于()A鼓膜B外耳道C耳蝸D咽鼓管考點:耳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分析:耳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聽小骨組成,內耳包括半規管、前庭和耳蝸解答:解:當外界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導鼓膜時,鼓膜的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耳蝸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這些細胞就將聲音信息通過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聽覺中樞),這樣就產生了聽覺;因此感受聲波刺激敏感的細胞位于內耳的耳蝸內故選:C點評:回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耳蝸內有對聲音敏感的細胞11(2015桐城市)突然抓起一個燙手的饅頭,會來不及思考迅速松開下面關于該縮手反射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A是非條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B是條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C是非條件反射,由大腦控制完成D是條件反射,由大腦控制完成考點:非條件(簡單)反射和條件(復雜)反射分析: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的本質區別是否有大腦皮層的參與沒有大腦皮層參與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以下的反射是非條件反射,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上的反射是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縮手反射解答:解:突然抓起一個燙手的饅頭,會來不及考慮就迅速松開這種反射活動是人與生俱來、不學而能的,來不及考慮說明沒有經過大腦皮層的參與,因此屬于非條件反射神經中樞在脊髓故選:A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的區別12(2015桐城市)如圖是人體的消化系統部分結構示意圖,下列關于敘述錯誤的是()A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B淀粉在中不能分解成麥芽糖C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種消化酶D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考點:各種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分析:(1)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肝臟等,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2)圖中結構:肝臟,胃,胰腺,小腸解答:解:A、是肝臟,能夠分泌膽汁,膽汁不含消化酶,對脂肪有乳化作用,A符合題意;B、淀粉在口腔內被初步消化,然后進入小腸被最終消化為葡萄糖,胃不消化淀粉,B不符合題意;C、是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種消化酶,C不符合題意;D、是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和消化腺及其功能13(2015桐城市)驗證某種降血糖藥物X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濃度下降,下列實驗和對照組小鼠的選擇和操作,正確的是()實驗組對照組A正常小鼠,注射降血糖藥物X患糖尿病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B患糖尿病小鼠,注射降血糖藥物X患糖尿病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C正常小鼠,注射降血糖藥物X 正常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D患糖尿病小鼠,注射生理鹽水患糖尿病小鼠,注射等量的降血糖藥物X AABBCCDD考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分析:實驗目的是驗證X的降血糖作用,那么此實驗的自變量是有無X,而因變量是血糖的變化,基本思路是,建立一個對照組和一個實驗組,測得兩組小鼠血糖濃度,在分別注射一定量的生理鹽水和等量的X,一段時間之后測兩組小鼠的血糖濃度若實驗組相比對照組有明顯的血糖下降,則證明X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解答:解:A:本組有兩個變量正常和患病、降血糖藥物X,A錯誤;B、患病小鼠組和正常小鼠組,注射生理鹽水;一個實驗組,注射一定量的X;B正確;C、雖然只有一個變量,但正常小鼠注射降糖藥物X,不能體現出藥物作用,C錯誤;D、改變條件的是實驗組,未改變的是對照組,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血糖調節的實驗,意在考查學生分析實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屬于中檔題14(2015桐城市)男生和女生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別是()A陰莖和子宮B睪丸和卵巢C前列腺和卵巢D睪丸和子宮考點:人體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人體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人體的生殖器官,可結合人體的生殖器官圖示及功能記性記憶,生殖器官是生物體產生生殖細胞用來繁殖后代的器官解答:解:男性的生殖系統包括輸精管,睪丸,陰莖等;女性的生殖系統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其中男性產生生殖細胞精子的器官是睪丸,同時睪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屬于內分泌器官;女性產生生殖細胞卵細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時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屬于內分泌器官,子宮是胎兒發育的場所故選:B點評:本題是一個基礎題,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正確記憶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15(2015桐城市)修建青藏鐵路時,設計了一些可讓動物動物穿過的“通道”,如圖是其中的一個,這樣做()能減少鐵路的建設投資能保障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活、自由遷徙和繁衍有利于維持生態平衡有利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ABCD考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措施分析:生物的多樣性面臨著嚴重的威脅,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們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指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建立自然保護區對于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據此解答解答:解:當經濟利益與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發生沖突時,我們以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為主,如青藏鐵路穿過可可西里等自然保護區的線路時采取繞避、設置安全通道等措施,這樣做的意義是有利于保護該自然保護區內的生物的棲息環境,進而保護了當地的野生動物,有助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體現了人類的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可見D正確故選:D點評:掌握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而采取的一定的措施,結合題意,仔細分析,靈活答題16(2015桐城市)埃博拉病毒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2014年初埃博拉病情在西非爆發共有超過25000人曾與埃博拉病毒抗爭下列對埃博拉病毒的認識正確的是()A用光學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埃博拉病毒B埃博拉病毒的細胞結構非常簡單C埃博拉病毒的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D埃博拉病毒寄生在人和靈長類動物的細胞里考點:病毒的形態結構及生命活動特點分析:病毒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了活細胞,病毒就無法生存,就會變成結晶體解答:解:A、病毒非常微小,只能用納米來表示大約10億個細菌等于一顆小米粒大,大約3萬個病毒等于一個細菌大,一個病毒的大小約為10300納米(1納米=106毫米 ),因此用光學顯微鏡不能觀察到病毒,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A錯誤;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因此埃博拉病毒不是一種細胞結構簡單的生物,B錯誤;C、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C錯誤;D、埃博拉病毒是動物病毒,病毒就無法生存,就會變成結晶體,因此埃博拉病毒寄生在人和靈長類動物的細胞里,D正確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病毒的結構特點和生活方式17(2015桐城市)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進行野外考察時,采回植物標本后拍攝了照片(如圖所示),他們將腎蕨、葫蘆蘚和水綿分成一類,油松、向日葵和玉米分成一類其分類依據是()A有無根、莖、葉B能否進行光合作用C能否產生種子D是否生活在水里考點:植物的分類分析:植物學家對植物進行分類時,主要是根據植物的形態結構等方面的特征,從而比較它們的親緣關系解答:解:腎蕨、葫蘆蘚和葫蘆蘚等都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屬于孢子植物;向日葵、玉米、油松等都結種子,用種子繁殖后代,屬于種子植物因此它們分類依據是能否產生種子故選:C點評:植物分類的內容在考試中經常出現,注意理解和掌握能靈活地對植物進行分類18(2015桐城市)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物進化的直接依據是化石B生物進化的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C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生物進化的原因是生物遺傳考點:生物進化的證據-化石分析:生物進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態發生、發展的演變過程,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一書,論證了地球上現存的生物都由共同祖先發展而來,它們之間有親緣關系,并提出自然選擇學說以說明進化的原因,從而創立了科學的進化理論,揭示了生物發展的歷史規律。ZXXK解答: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證據,因為化石是保存在巖層中的古生物遺物和生活遺跡直接說明了古生物的結構或生活習性因此研究地球上生物進化的最主要的證據是生物化石,A正確B、越古老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簡單、低等、水生生物較多越晚近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復雜、高等、陸生生物較多,因此證明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B正確C、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達爾文認為,自然選擇過程是一個長期的、緩慢的、連續的過程由于生存斗爭不斷地進行,因而自然選擇也是不斷地進行,通過一代代的生存環境的選擇作用,物種變異被定向地向著一個方向積累,于是性狀逐漸和原來的祖先不同了,這樣,新的物種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環境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經過自然選擇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樣性,C正確D、自然界中生物進化的原因有兩方面:內因是遺傳變異,外因是自然選擇,D錯誤故選:D點評:生物進化的原因有兩方面:內因是遺傳變異,外因是自然選擇19(2015桐城市)某同學在家指導媽媽“用鮮奶制作酸奶”和“用葡萄酸制葡萄酒”,下列指導措施中,正確的是()A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葡萄酒不需要密封B制作酸奶和葡萄酒都需要先通氣C制作酸奶的菌種屬于細菌,釀制葡萄酒的菌種屬于真菌D制作酸奶和釀制葡萄酒的菌種都屬于真菌考點:發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分析: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發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桿菌,制酒要用到酵母菌,據此解答解答:解:A、制作酸奶和制作葡萄酒都需要密封,A錯誤B、制酸奶時的乳酸菌是厭氧菌,不需要通氣,B錯誤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屬于細菌,釀制葡萄酒的酵母菌屬于真菌,C正確D、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屬于細菌,釀制葡萄酒的酵母菌屬于真菌,D錯誤故選:C點評:多掌握常見的發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20(2015桐城市)圖中的棉花是基因工程的成果,有關此棉花的敘述錯誤的是()A它的培育利用了轉基因技術B它的抗蟲性狀不能遺傳C它的種植能減少農藥的使用D抗蟲棉花品質優良考點: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分析: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的轉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現出轉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狀,這項技術叫做轉基因技術解答:解:抗蟲棉運用轉基因技術,是指將分離純化或人工合成的DNA在體外與載體DNA結合,成為重組DNA,導入到宿主細胞中篩選出能表達重組DNA的活細胞并進行純化,它的種植能減少農藥的使用,由于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DNA分子很長,其上面有許多個決定生物性狀的片段,即每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基因,這些基因分別控制著不同的性狀“轉基因抗蟲棉”具有普通棉花所沒有的抗蟲特性,這一性狀是由其細胞中的DNA分子上的基因所決定的,因此獲得了抗蟲棉花品質優良,B錯誤故選:B點評:正確理解轉基因技術的概念和原理是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2015桐城市)安徽的天柱山風景區,不僅山水雄奇靈秀,而且動植物種類豐富,堪稱天然博物館珍貴植物有香果樹、紅豆杉、天女花等,珍貴動物有花面貍、琴鳥、四聲杜鵑、娃娃魚等,部分生物如圖所示:(1)天女花和紅豆杉都能產生種子,但紅豆杉的種子裸露,沒有包被,屬于裸子植物(2)娃娃魚是現存最大的珍貴的兩棲動物,幼體用呼吸,長大后用呼吸,是由水生到陸生的過渡類型(3)四聲杜鵑自己不營巢,通常將卵產于灰喜鵲等其他鳥類的鳥巢中,由義親代卵代育這種行為是四聲杜鵑生來就有的,由物質所控制的行為,稱為行為有人據此認為四聲杜鵑沒有繁殖行為,你的看法是:這種說法是(填“正確”或“不正確”)的,原因是(4)花面貍具有胎生、哺乳特征,胚胎在母體內發育,通過從母體獲得營養,并由此排出廢物,成熟后從母體產出考點: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分析:(1)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能發育成果皮,因此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實;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無子房壁,不能發育成果皮,種子外無果皮包被著,裸露(2)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水中或陸地上,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3)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會喪失(4)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有毛,牙齒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達,體溫恒定,胎生,哺乳解答:解:(1)紅豆杉的種子裸露,沒有果皮包被,因此屬于裸子植物(2)娃娃魚是現存最大的珍貴的兩棲動物,全長可達1米及以上,體重最重的可超百斤;幼體用鰓呼吸,長大后用肺呼吸,是由水生到陸生的過渡類型(3)四聲杜鵑自己不營巢,通常將卵產于灰喜鵲等其他鳥類的鳥巢中,由義親代卵代育這種行為是四聲杜鵑生來就有的,由遺傳物質所控制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四聲杜鵑雖然自己不孵卵和育雛,但仍有求偶、交配和產卵等繁殖行為因此,四聲杜鵑沒有繁殖行為的看法是錯誤的(4)花面貍屬于哺乳動物,具有胎生、哺乳特征,胚胎在母體內發育,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并由此排出廢物,成熟后從母體產出故答案為:(1)果皮(2)鰓;肺(3)遺傳;先天性;不正確;四聲杜鵑雖然自己不孵卵和育雛,但仍有求偶、交配和產卵等繁殖行為(4)胎盤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2(2015桐城市)清明時節,如果你來到安徽的碭山縣,你會發現,這里是一片雪白的世界把大地銀裝素裹的不是雪花,而是晶瑩剔透的梨花(圖甲),到八月中秋,碭山又成了果山果海,酥梨碩果累累(圖乙)(1)碭山梨開花后,往往需要對其進行人工授粉,以增加梨的品質產量方法是先采集,然后涂抹或傾撒在需授粉梨花的上(2)碭山酥梨在成熟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和無機鹽,它們主要是通過梨樹根尖的吸收;成熟的酥梨果大核小、皮薄多汁、酥脆甘甜,其中的糖分主要來源于葉的光合作用請你用“太陽能、氧氣、二氧化碳、葉綠體”這些關鍵詞完成圖2概念圖(3)研究表明,碭山梨在25左右易腐爛,難以貯存,最佳貯藏溫度為15,在這個溫度范圍內越低越好貯藏溫度在1左右,可以使梨保持緩慢的作用,減少營養物質的消耗,延長貯藏期(4)冬季,需要對梨樹進行修剪,每年修剪下來的枝條達5億多斤,現在農村多年不用柴禾燒飯了,這些廢枝條就成了困擾果農的一個環境問題請你提出一種既有利于環保,又能利用廢枝條的措施:考點:根尖結構以及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花的結構;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區別和聯系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解答:解:(1)在農業生產上常采用人工輔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條件不足而使傳粉得不到保證的缺陷,以達到預期的產量人工輔助授粉的具體方法,在不同作物不完全一樣,果農常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是先從雄蕊上采集花粉,然后應將花粉涂抹在雌蕊柱頭上的過程(2)根尖的結構成熟區、伸長區、分生區、根冠其中成熟區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可見A是光能,B是二氧化碳,C是葉綠體,D是氧氣(3)溫度能影響呼吸作用,主要是影響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呼吸強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強 根據溫度對呼吸強度的影響原理,在生產實踐上貯藏蔬菜和水果時應該適當降低溫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減弱,以減少呼吸作用對有機物的消耗、可延長保鮮時間(4)作物的秸稈,過去都是一燒了之,現在可鍘碎后放入沼氣池,經微生物作用產生沼氣(主要成分CH4)沼氣可用做燃料,發酵后的廢棄物可種菜等故答案為:(1)花粉;柱頭;(2)成熟區;A光能,B二氧化碳,C葉綠體,D氧氣(3)呼吸;(4)粉碎后放入沼氣池點評:熟練掌握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是關鍵23(2015桐城市)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混濁能見度降低,尤其是PM2.5(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粒的顆粒物)被認為是造成霧霧霾天氣的“元兇”(1)霾影響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統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呼吸道不僅是氣體進出的通道,而且還能清潔呼入的氣體,但PM2.5卻不易被清除,它們進入人體肺后會干憂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引發呼吸系統疾病(2)霾天氣時,空氣流動性差,有害細菌和病毒向周圍擴散的速度變慢,導致空氣中病原微生物濃度增高,傳染疾病傳播的風險增高傳染病在人群中的傳播必須同時具備、和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節外出活動時戴口罩屬于預防傳染疾病措施中的(3)中藥板藍根對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從如圖的“板藍根顆粒說明書”中可知該藥是(填“處方藥”或“非處方藥”)有人認為“中藥無副作用”,為了預防感冒,他每天都喝板藍根沖劑這種做法是否合理?,請說明你的理由:考點:呼吸道的組成和功能;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常用藥物的名稱和作用分析:1、呼吸系統的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氣體交換的器官2、傳染病是有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傳染病的特點是傳染性和流行性傳染病一般有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基本環節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可分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三個方面3、非處方藥是不需要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簡稱OTC解答:解:(1)肺由許多肺泡構成,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的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都有利于氣體交換,因此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呼吸道不僅是氣體進出的通道,而且還能清潔呼入的氣體,但PM2.5卻不易被清除,它們進入人體肺后會干擾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引發呼吸系統疾病(2)傳染病是有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傳染病的特點是傳染性和流行性傳染病一般有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基本環節外出活動時戴口罩屬于預防傳染疾病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3)非處方藥是不需要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簡稱OTC板藍根是非處方藥,由藥品說明書上標注的“OTC”標志,可知其為非處方藥中藥是無副作用的說法是不對的凡是藥物都帶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應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則有可能危害健康故答案為:(1)肺;肺泡;(2)傳染源;傳播途徑;切斷傳播途徑;(3)非處方藥;不合理;是藥三分毒,所有的藥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點評:回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呼吸道的組成和功能以及肺泡里的氣體交換24(2015桐城市)如圖是染色體和DNA的關系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中主要由DNA和組成(2)基因是包含遺傳信息的(填序號)片段(3)人類的有耳垂是由顯性基因(D)控制的,無耳垂是由隱性基因(d)控制的如果一對夫婦,兩個都是有耳垂,他們生了一個無耳垂的孩子,這種現象稱為,這個無耳垂孩子的基因組成是考點: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分析:(1)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做染色體,它是由DNA和蛋白質兩部分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一條染色體上包含一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包含有多個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遺傳片段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2)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則親代個體表現的性狀是顯性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由一對隱性基因控制圖中,DNA,蛋白質,染色體解答:解:(1)染色體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圖中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DNA分子為雙螺旋結構,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2)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是DNA,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遺傳片段(3)人類的有耳垂是由顯性基因(D)控制的,無耳垂是由隱性基因(d)控制的一對夫婦均有耳垂,卻生了一個無耳垂的男孩,這種現象稱為變異;說明該夫婦都攜帶一個控制耳垂的隱性基因d,因此該夫婦的控制耳垂有無的基因組成是Dd,這個無耳垂孩子的基因組成是dd如圖:故答案為:(1)染色體;蛋白質(2)(3)變異;dd點評:這是一道識圖題,這類題目需要先看清圖示,此圖的主要信息就是告訴大家,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弄清了圖中信息,再做起題來就容易多了

注意事項

本文(安徽省桐城市八年級學業水平考試生物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為本站會員(bale)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阿坝| 东阿县| 开化县| 峨山| 广汉市| 尤溪县| 乌苏市| 霍邱县| 岐山县| 瓦房店市| 神农架林区| 阿城市| 诸城市| 来宾市| 华坪县| 科技| 双城市| 西城区| 贺州市| 泸定县| 永顺县| 郧西县| 常山县| 岢岚县| 沽源县| 福泉市| 广河县| 米林县| 腾冲县| 眉山市| 神农架林区| 利辛县| 扎赉特旗| 磐石市| 同心县| 布拖县| 封丘县| 龙海市| 库尔勒市|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