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教案 PPT 课件 学案 导学案 课时练 练习题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
6.1怎样认识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解释简单的现象。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1N的力形成感性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过程与方法:3.通过实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通过对身边常见事例的分析来认识力,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5 | 格式:DOCX | 浏览:58
课题升华和凝华计划课时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本课课时教学目的知道升华与凝华现象;教学重点知道升华的吸热、凝华放热;教学难点了解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教学用具碘升华管、烧杯、开水实验用品板书设计主题板书辅助板书用碘升华管做此实验,学生能非常明显地看到固态碘升华成碘蒸气,不会出现固态碘液化的现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5 | 格式:DOCX | 浏览:31
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2)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3)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研究两种镜片的作用。2)知道怎样操作照相机,学会相应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5 | 格式:DOC | 浏览:78
10.4飞出地球教案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人对与走宇宙的认识过程;了解万有引力定律;了解人类如何飞出地球去。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资料,观察图片和动手做实验,了解人类对宇宙结构的探索历程,培养同学们探究科学的能力,学习科学家们探索自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和我国载人航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探索兴趣,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教学准备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3 | 格式:DOC | 浏览:68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5 | 格式:DOCX | 浏览:67
8.1认识压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关系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2.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并在实验中学习控制变量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有关压强的现象,乐于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观看多媒体
点击新材料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本节主要介绍了四种典型新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隐性材料)的一些特点及其应用通过新材料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物理学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向往。新材料是21世纪高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支柱,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种由浅到深的递进,且生活和社会紧密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7 | 格式:DOC | 浏览:64
密度知识的应用课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过程与方法设计并进行实验,测定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用密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密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的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物理的乐趣。教材分析:本节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4 | 格式:DOC | 浏览:63
物体的质量一、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抽象思维还不发达。对于物体的质量,学生已有一定得日常生活常识,已初步掌握了质量单位的换算,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欠缺。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展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教材分析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6 | 格式:DOC | 浏览:72
探究汽化的特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知道什么是汽化,知道汽化吸热。(2)知道什么是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知道沸腾现象和沸腾的特点,知道什么是沸点。(4)能用汽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过程与方法(5)经历水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观察液体沸腾时的现象和特点。(6)经历用图像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情感态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8 | 格式:DOC | 浏览:37
6.6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理解滑轮的原理知道滑轮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由问题的提出、猜测、经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4 | 格式:DOCX | 浏览:6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音调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节学生撑握了声音的产生、传播,而本节则对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进行区分。音调是形容声音的第一个特征,对理解下节知识响度、音色打下基础。通过对本节课学习,学生对生活中的声音高低有初步体念,并从物理角度认识音调与声源振动快慢关系,结合生活实际探究影响弦乐器的音调几种因素。1、本节地位:声音的高低(音调)是声音三特征之一,并为三特征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7 | 格式:DOCX | 浏览:27
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课题我们怎样区分声音计划课时一课时授课班级八(1)授课日期本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知道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知道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教学重点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教学难点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教学用具吉它、钢尺、口琴、示波器、音叉(256Hz、440Hz,)、话筒等实验用品板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3 | 格式:DOCX | 浏览:23
光世界巡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了解色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方法与过程:学生根据色光的三基色和三原色原理,自己设计活动,验证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和颜料都可以有三基色和三原色混合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积极地思索一些有关光的问题。如:光究竟是什么颜色?所有的光都是可见的吗?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区别?快慢如何?光能够改变自然环境吗?光对生物有影响吗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3 | 格式:DOC | 浏览:41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光和眼镜3.5奇妙的透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种透镜特点及区别。(2)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会利用平行光测定凸透镜的焦距。【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区别透镜及透镜对光的会聚或发散作用。(2)组织学生测量凸透镜的焦距,领会测量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激发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2 | 格式:DOC | 浏览:86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4)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2)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情感态度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4 | 格式:DOC | 浏览:61
7.1怎样描述运动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参照物的选取。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大量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情感态度与价值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3 | 格式:DOCX | 浏览:94
9.4神奇的升力1、教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前提,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和现象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节内容中神奇的升力中介绍到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车站为什么要设置1m左右的安全线等等现象促发学生对本节课的探讨,是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学习知识并加以应用。二、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章节的主要知识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之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3 | 格式:DOC | 浏览:64
课题:希望你喜爱物理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物理?2、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3、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重点:难点:关键:能如何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成功的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否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维。学情分析1、本节是第一堂物理课,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实验、现象、视频等去调动学生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3 | 格式:DOC | 浏览:143
10.3“解剖”原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知道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微粒,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了解原子核内还有质子和中子。2、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同学们观察或分析前人所做实验的结果,沿着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应用猜想、实验、模型等方法,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及原子核的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传时间:2022-03-26 | 页数:3 | 格式:DOC | 浏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