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教案 PPT 课件 学案 导学案 课时练 练习题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
机械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什么是弹性势能;()知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知道机械能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结合定义,寻找日常生活的各种形式能量的例子,初步具备从能量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树立起科学的能量的观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5 | 格式:DOCX | 浏览:65
9.2.液体的压强教学目标1.知道微小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通过帕斯卡实验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和哪些因素有关。二、教学难点能推导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哪些同学有过游泳的经历呢?同学们积极发言,都说游到深处感觉胸口更闷。再用课件展示浅海潜水服、深海潜水服,并问:为什么深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6 | 格式:DOC | 浏览:81
教科版八年级下7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弹力;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实验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和实际动手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3 | 格式:DOC | 浏览:80
第三节功功率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3能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什么是功率,并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4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能说明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5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7 | 格式:DOC | 浏览:50
第四节大气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压强计和空盒压强计。3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多媒体演示实验,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4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5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测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4 | 格式:DOC | 浏览:56
课题12.2机械能的转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初步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3.理解机械能与其它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二)过程与方法撑握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物理知识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5 | 格式:DOCX | 浏览:49
课题8.2力的平衡研讨时间执行时间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2会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2通过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关系,进一步体会力与运动的密切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3 | 格式:DOC | 浏览:48
滑轮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滑轮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组装和使用滑轮组【自主学习】1、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思考: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用吗?【实验探究1】明确定义:绳子末端的拉力:______物体的重力:______动滑轮的重力:______物体提升的高度:________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3 | 格式:DOCX | 浏览:58
课题杠杆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2)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难点:理解阻力臂、动力臂。教学准备杠杆、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教学程序(主备)集体研讨个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4 | 格式:DOC | 浏览:58
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能总结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能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升力产生的原因,进而解释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因。3能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感受液体的压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7 | 格式:DOC | 浏览:53
第一节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压力;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地计算;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3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通过简单估算处理,使学生体会、学习估算的思想和方法。5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7 | 格式:DOC | 浏览:45
7.5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八年级第七章第五节。设计理念摩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但对于摩擦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试图从学生对摩擦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通过对木块和木板之间发生的各种运动的体验和分析,引入摩擦力的概念;通过事例和实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提炼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可能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后,突出“设计实验和制定计划”这个环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5 | 格式:DOCX | 浏览:28
课题力教学目标1、知道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知道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3、会分析已知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变形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教学重点在给出已知力的情况下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形成力的概念时寻求现象的共识从而形成对力的清晰认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热身教师由此导入掰手腕比的是什么呢?探究新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3 | 格式:DOCX | 浏览:40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沉与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沉浮条件(2)利用沉浮条件解释潜水艇、轮船、孔明灯等原理。(3)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一些简单问题。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沉浮条件的过程。(2)通过做孔明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沉浮条件及应用,让学生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6 | 格式:DOC | 浏览:48
水能和风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的机械能水能、风能,以及人类对它们的开发利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人们对机械能的实际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机械能的天然存在方式,感受自然与物理之美,初步形成能源意识,认识新能源的优点。【教学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是水能、风能的常见利用方式,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优缺点,及水能风能的机械能形式。【教学资源】PPT
11.4机械效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指出他们之间的关系。2、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是、额外功、总功。3、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及没有单位的原因。4、会利用进行有关计算。过程与方法:1、经过举例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2、通过讨论,了解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5 | 格式:DOC | 浏览:75
课题第十章第2节认识浮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2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3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大量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重点难点教学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10 | 格式:DOCX | 浏览:50
课题重力教案设计思想通过对实验与各种现象的分析,创设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类比联想。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设计、操作、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引导学生将课上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渗透简化分析对象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重心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4 | 格式:DOC | 浏览:36
课题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2理解惯性的概念,并能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3.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过程方法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养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6 | 格式:DOCX | 浏览:103
第十一章11.5节改变世界的机械教案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轮轴省力和做功情况。2.了解机械发展史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轮轴能省力及做功情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列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机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机械的发展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知道轮轴能省
上传时间:2022-03-12 | 页数:6 | 格式:DOCX | 浏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