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教案 PPT 课件 学案 导学案 课时练 练习题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
认识天气【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状况。科学探究1能通过观察、阅读等方式获取天气不同要素的事实。2能用科学的词汇、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天气状况。3能运用分析、判断等方法分析天气现象,概括出天气状况。科学态度1能在观察、描述天气活动中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数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2能与同学分工
上传时间:2023-02-13 | 页数:2 | 格式:DOCX | 浏览:52
动物的特殊感官【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说出鱼通过侧线,蝙蝠通过喉发出的超声波,响尾蛇通过“热眼”来感知环境。科学探究1能通过鱼感知环境的现象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获取鱼通过什么感知环境的事实。3能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获取蝙蝠、响尾蛇靠什么感知环境的事实。4能利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科学态度1能对探究动物靠什么器官
上传时间:2023-02-13 | 页数:3 | 格式:DOCX | 浏览:151
昆虫【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3-5种当地常见的昆虫名称。2能说出昆虫的共同特征。科学探究1能根据常见的昆虫提出可探究的问题。2能制订观察、调查昆虫的计划。3能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搜集有关昆虫的科学事实。4能用资料卡的形式呈现调查的结果。5能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得出昆虫共同特征的结论。科学态度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对多种昆虫的观察
上传时间:2023-02-13 | 页数:3 | 格式:DOCX | 浏览:38
气温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气温计的使用方法。2能说出同一时间不同环境的气温不同。3能说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科学探究1能从生活体验中提出气温变化的问题。2能基于生活体验对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做出假设。3能制订探究气温变化的计划。4能运用气温计观测并描述不同时段气温的变化。5能运用统计图表记录整理气温数值。6能利用分
上传时间:2023-02-13 | 页数:4 | 格式:DOCX | 浏览:103
蜜蜂传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的实例。科学探究1能根据蜜蜂采蜜的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能制订简单的观察蜜蜂身体结构的活动计划。3能借助工具进行观察并获取蜜蜂的身体结构和虫媒花特征的相关信息。4能利用分析、比较、概括的方法得出蜜蜂的传粉结构可以帮助植物传粉等结论。科学态度1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2能表现出
上传时间:2023-02-13 | 页数:3 | 格式:DOCX | 浏览:192
风的形成【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2能归纳出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3能归纳出风是有力量的。科学探究1能从生活体验中提出风是怎样形成的问题。2能根据实验方法进行热空气上升和风的成因的实验。3能按照制作方法制作风车模型。4能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结论。5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上传时间:2023-02-13 | 页数:5 | 格式:DOCX | 浏览:80
第十八课时摩擦力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2.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的现象3.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知道减小或增大摩擦力的方法5.测量摩擦力的大小。6.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7.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8.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9.了解摩擦
上传时间:2023-02-26 | 页数:8 | 格式:DOCX | 浏览:26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识别常见动物的类型。2.能说出某一种动物的共同特征。3.能列举两种以上我国珍惜动物。科学探究1.能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动物某些特征的信息。2.能利用表格等方式记录整理动物特征的信息。3.能运用分析、比较、分类等方法,归纳出动物的共同特征。4.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上传时间:2023-02-13 | 页数:6 | 格式:DOCX | 浏览:53
喜鹊筑巢【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喜鹊筑巢所需要的材料及巢的结构。2能列举其他鸟类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科学探究1能根据生活中见到的喜鹊筑巢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寻找鸟巢的简单计划。3能利用望远镜、卷尺等工具观察、测量并收集有关喜鹊巢的信息。4能根据调查、观察的结果,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得出动物筑巢依赖物的结论
上传时间:2023-02-13 | 页数:3 | 格式:DOCX | 浏览:373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能描述生物的特征。2能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二)科学探究1能制订比较完整的观察计划。2能观察并描述生物和非生物的不同点。3能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归纳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4能根据生物的特征判断生物与非生物,并说出理由。(三)科学态度能在探究过程中分工合作,乐于参加观察、记录等活动。(四
上传时间:2023-02-13 | 页数:3 | 格式:DOCX | 浏览:77
三年级科学周测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班级:姓名:考号:1、精彩补白。(每空2分,共12分)1、我国赤道的周长是40076千米,我国公路的总里程已经能围绕地球()圈了。2、喜鹊用枯枝、杂草、树叶与棉絮等将巢筑在高大的()上。3、生物防治的类型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上传时间:2023-02-14 | 页数:4 | 格式:DOCX | 浏览:33
仙人掌与莲【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仙人掌和莲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特征。2能说出植物的形态结构是如何适应生活环境的。科学探究1能根据植物生长的环境提出探究性问题,并进行假设。2能通过实验观察仙人掌和莲散失水分的多少。3能根据仙人掌和莲的形态与结构,分析它们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4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反思评价。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
上传时间:2023-02-13 | 页数:4 | 格式:DOCX | 浏览:266
树与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说出植物都有根、茎、叶、花、种子及它们的生长都需要适宜的温度、阳光、水、空气和营养物质等共同特征。科学探究1能运用感官并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树和草的外部形态特征。2能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大蒜的生长条件。3能利用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观察到的现象。4能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的方法得出结论。5能按照图示制作植物标本。科学
上传时间:2023-02-13 | 页数:4 | 格式:DOCX | 浏览:106
第七课燕子南飞【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什么是迁徙2.能说出燕子迁徙的过程及其作用。科学探究1.能根据燕子南飞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3.能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燕子的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性。4.能通过分析综合得出燕子为什么要迁徙和怎样迁徙的结论。科学态度1.能对燕子南飞的原因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
上传时间:2023-02-13 | 页数:3 | 格式:DOCX | 浏览:37
气象灾害【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常见的气象灾害的特点。2能举例说出常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危害和防灾自救方法。科学探究1能从气象灾害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2能通过观察、阅读等方式获取气象灾害的信息。3能利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4能采用资料卡、宣传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论。科学态度1能在探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分享自
上传时间:2023-02-13 | 页数:2 | 格式:DOCX | 浏览:27
承德圣继学校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授课人:主备人:授课时间:2019年月日课题第16课弹力(2)教学目标1、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2、能说出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能在使用圆珠笔的过程中,提成探究性的问题。4、能对探究弹力产生兴趣
上传时间:2023-02-26 | 页数:3 | 格式:DOC | 浏览:30
第一课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2、(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毛绒玩具和石子都是(非生物)。我们往往根据(有无生命)对生物进行分类。3、机器人(不是)生物。第二课树与草1、树和草都是植物,他们都有(根)、(茎)、(叶)、(花
上传时间:2023-02-14 | 页数:6 | 格式:DOCX | 浏览:30
承德圣继学校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授课人:主备人:授课时间:2019年月日课题第17课浮力(2)教学目标1、能从日常的生活中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根据问题进行假设,并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3、能对探究浮力大小产生兴趣。4、能说出浮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难点
上传时间:2023-02-26 | 页数:2 | 格式:DOC | 浏览:35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第四单元1、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固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使空气流动,形成风。2、个“风箱”,由于“风箱”内两个地方受热不均,造成温度高低不同,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得快,另一个地方的冷空气会从地面流动过来补充,人而形成了自然界中的风。3、同一时间不同环境的气温相同吗?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比较合适?答:同一时间不同环境中的气温是
上传时间:2023-02-14 | 页数:7 | 格式:DOCX | 浏览:27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一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科学新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通过上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
上传时间:2023-02-14 | 页数:2 | 格式:DOCX | 浏览:164